继续教育研究
主办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国际刊号:1009-4156
国内刊号:23-1470/G4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17674 人次
 
    本刊论文
试论高校教师继续教育模式

  [论文摘要]文章介绍了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具体实践模式,包括校本教育模式、学历教育模式、合作教育模式和网络教育模式,指出高校教师继续教育模式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高校教师继续教育模式发展路径:健全高校教师继续教育模式所依存的体制系统,增加高校教师继续教育投入的同时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进一步完善高校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的内容设计。

  [论文关键词]教师 继续教育 高校

  21世纪的到来,知识经济以几何速度向前发展,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信息智能化等的出现,给高等教育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公布实施,“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等战略思想的提出,对如何全面推进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高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等问题,给高校管理者们提出了更为艰巨的历史命题。科教兴国,教育先行;振兴教育,师资先行。高等教育要面对挑战,冲出重围,其首要任务就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而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一环就是进一步加强教师继续教育的力度。本文试从分析高校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现状的角度出发,探讨当前高校教师继续教育模式改革对策,以期给高校教师继续教育以借鉴和启示。

  一、当前高校教师继续教育主要模式

  继续教育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教育,主要是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更新、补充、拓展和提高,进一步完善其知识结构,提高其创造力和专业技术水平的再教育。目前,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具体实践主要集中于以下几种模式:
  1.校本教育模式。校本教育即“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进行的教育,主要是利用学校自身拥有的教育资源对本校教师进行再教育。如针对本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进行的教学理论、教学实践、现代教育技术、心理健康教育,甚至师德师风等方面的系列再教育。校本教育模式具有成本低廉、形式灵活、针对性强等优点。在继续教育过程中,不仅能充分调动教师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寓教于学、寓学于教”,而且能将本校的价值观在继续教育的过程中予以灌输,增强教师的认同感和凝聚力。校本教育模式是高校教师开展继续教育的基本途径。
  2.学历教育模式。学历教育模式包括学历和非学历教育两种形式。通过到其他著名高等院校进行深造,获取更高层次的专业学历、学位或参加专门培训机构举办的课程进修、专项培训、讲座和研讨班等途径,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学历教育模式具有专业性强、能及时掌握本专业最新知识和前沿发展动态等优点。同时,学历教育还可以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开拓自身的科研视野。学历教育模式是高校教师开展继续教育的重要途径。
  3.合作教育模式。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的发展,高校教师继续教育面临新的环境和新的机遇。为适应市场变化和竞争的要求,开展区域间和国际教育协作、项目合作成为高校开展继续教育的新途径。通过与国际或地区间的高校、企业组织、社区、政府等进行项目合作、交流,学者访问、交换,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合作模式,不仅有利于吸取最优教育成果和最佳教学经验,提高自身产学研相结合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加强国际间和区域的交流与合作,获得更多的支持和教育资源,在国际或区域舞台上有所建树。
  4.网络教育模式。网络教育模式是信息智能化的产物,是教师继续教育的新兴模式。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广播、电视、计算机和网络的广泛应用,为教师继续教育提供了更为方便和快捷的教学服务。教师可以通过参加广播、电视或网络课程的培训,自主、自助地按照自己的学习进程,获取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网络教育模式具有成本较低、高效便捷、选择面广、培训自成体系等优点,尤其是对远程教育、送教上门提供了可能。

  二、高校教师继续教育模式存在不足

  随着高校继续教育工作的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继续教育模式极大地促进了教师进行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教师个体素质得到明显提升,师资队伍建设取得硕果。然而,纵观当前高校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现状,不难发现继续教育模式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地方政府缺乏对高校教师继续教育运行机制的顶层设计,相关的继续教育政策法规极其不健全。由于没有统一的有关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规章制度,各地区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主管部门和教育机构责任、权力不清,继续教育培养模式和力度也差别甚大,造成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使用率低下。
  2.继续教育关注度低,经费投入虽逐年增加,但缺口仍旧很大。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逐步扩大,经费的逐年增长,高校对教师再教育投入也有所增加。但相对于其他投入,如校园建设、重点科研项目资助等投入相比,缺口仍然很大。普通一线教师往往缺乏足够的关注,即便想参加短期进修培训或外出学习参观,也往往止步于“经费不足”的门槛。
  3.继续教育模式设计存在不足。纵观目前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培养现状,人才培养结构不明确、规格不清晰,注重学历、专业等职业预备教育,轻实操技能、道德修养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普遍存在,造成继续教育投入产出比相对较低,效果不明显。
  4.受完全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过分功利化和对主流价值观的趋同性,使继续教育流于形式,甚至出现不良竞争。为了迎合市场,继续教育培养项目的设置越来越重视收益与回报,发展目标越来越凸显短期化;对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评价也越来越重视其学历、科研成果等这些“看得见”的指标,忽视了潜心学习、深入研究的价值,导致功利化和急功近利的行为增多。

  三、高校教师继续教育模式发展路径


  高校教师继续教育模式不仅仅是继续教育部分行为的简单叠加,而且是以教师施行继续教育的“目标、任务和要求”为中心,具备明确教育层次、结构和框架,注重相应方式、方法的一个系统过程。针对这一过程,笔者就目前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对策:
  1.健全高校教师继续教育模式所依存的体制系统。(1)出台高校教师继续教育法规、条例。对继续教育的实施原则、适用范围进行明晰,对政府、高校及各相关组织主管部门的职责进行划定,对高校教师参与继续教育学习进行表彰奖励或处罚等激励内容进行详细规定,注重与国家现行的政策、法规相衔接,使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实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2)进一步完善涉外培训管理法规、条例。针对目前合作教育模式的广泛开展,对涉外项目合作、访问交流等形式的继续教育模式也要进行规范,使其逐步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
  2.更新观念,增加高校教师继续教育投入的同时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1)更新观念。不仅是管理者、施训者,包括受训者本人乃至整个高校、组织、政府和社会都应转变观念,充分认识继续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关注度,将继续教育的持续性、终生性予以贯彻,使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成为常规性、长效性工程予以实施。(2)尽快引进高校教师的职业规划管理。参与继续教育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就是如何选择和管理自己,如何挖掘自己的特长,认识自己的风格,明确如何才能作出最大贡献,为自己的后续学习与工作创造机会。高校教师职业规划管理能帮助教师对自我进行合理认知、科学定位,从而更有目的性地参与到继续教育项目中来,帮助其抓住机遇,将事业的成功与自我激励、创造性、想象力紧密联系在一起。(3)整合资源,加强交流与合作,做好“开源”。例如,通过开展“人人教我,我教人人”活动,充分调动每一个体的教育潜能,把那些资深的施训者和在“人人教育”中脱颖而出的优秀人才培养成本校的内训师,创建自己的大学培训团;让高校的科研优势与企业组织的实践平台相结合,利用政府的政策优势从中协调,从而为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开辟新途径;充分利用区域沟通、国际交流、项目合作等机会,尽量吸取国内外最先进的知识、技能,为我所用,提高对继续教育的成果吸收与转化;通过成立区域性或国际性的协会、联合会,加强不同语言、不同社会、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资源大融合,取长补短,培育新一代综合性知识人才;等等。只有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开拓资源流,才能真正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4)进行继续教育体制改革,提高效率,做好“节流”。面对资源投入始终不足的情况,作为高校和政府组织应当继续保持当前好的、有利于促进继续教育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的长期、稳定化实施;同时,进一步改革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管理模式、培养架构和程序方法,做到“事前预算、事中控制、事后审查”,不断提高继续教育投入的透明性,达到资源分配合理、成本投入节约,提高高校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的运行效率。
  3.进一步完善高校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的内容设计。(1)全面施行素质教育。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应注重自然科学教育与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相平衡;注重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方面教育相平衡;注重理论与实践教育相平衡。(2)调整继续教育类型结构及培养规格。进一步反思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培养规格和结构,真正做到“按需”教育。例如,根据职业型人才与专业型人才、教书型人才与科研型人才不同的继续教育需求,有的放矢地开展相应知识、技能的强化训练;针对高校教师的不同成长阶段、不同层次水平的高校教师,构建多样化的教育模式,注重对新步入岗位的教师、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3)找准定位,培养特色和专长。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内容并没有一个统一标准,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施训者,甚至是受训者,都应根据继续教育的实际需求,结合自身的特点,找准自己的定位,突出自身的教育特色,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只有这样,才能在保持和发展自身特色和专长的同时,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4)建立科学的继续教育评价体系。合理利用评价体系的两个重要手段——绩效考核与利益分配,引领、导向、提升和激励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高校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的具体实施,应针对不同专业领域和知识技能,定制不同的考核模块和评价标准,大胆采用先进的统计分析知识和技术,对继续教育前、中、后等各环节进行科学评估,从而为薪酬体系的合理分配提供标准;同时,应采取更加公开透明、开放竞争的奖惩措施和有差异性的薪酬体系为绩效考核体系予以辅助,使受训者得到激励。评价体系的重点在于考核手段的科学性,关键在于利益分配的激励性,重要目标在于教师综合能力的进步提高。(5)多种模式的综合运用。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进一步发展,高校教师继续教育模式还有着其他更为广泛、丰富的施教模式。需要指出的是,每一种模式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即便是前述四种主要教育模式也是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各有侧重。一个成功的继续教育案例往往需要两种或多种教育模式交互作用、影响、组合、分化来达到继续教育的终极目标、任务和要求。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继续教育研究》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继续教育研究》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